▕ 记者 陈忆


导读:为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宜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全面反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践行初心使命、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实践,营造全市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宜宾广播电视台策划并推出《宜宾这十年》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篇《“大烟囱”倒下,生态之城崛起》。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曾经是川南重要的老牌工业城市、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沿江分布着火力发电、机械造纸、氯碱化工等一大批企业,“一白一黑”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绿色发展,美丽宜宾。(陈忆 摄)


为了扛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时代重任,站在转型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宜宾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方面对落后产能做“减法”,实施沿江老工业基地企业搬、改、转、水岸共治、还绿于民;一方面在新动能培育上面做“加法”,从无到有引入绿色新兴产业,迈出了转型升级,追赶世界的步伐。


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宜宾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经济总量突飞猛进、持续提升,成为全省第三个迈进全国GDP百强的城市,实现近20年来的历史性突破。    

工业搬转,春风又绿江两岸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主动作为,打响环境保护攻坚战,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


宜宾三江口长江公园风光。(陈忆 摄)


2018年6月26日,宜宾沿江工业集中区内传来一声巨响,一根高120米的大烟囱轰然倒下,这是宜宾天原集团等5家工业企业3000多亩老厂区内的最后一根烟囱。


早在2014年,宜宾就印发了《宜宾市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入园办法》,着力抓好结构调整、经济转型,让对老工业企业既挪地方,又换路径,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宜宾纸业、天原集团等20余户重点企业进行了整体搬迁或关停,中核建中、叙府酒业、岷江机械等30多户企业分步搬迁入园,宜宾被国务院表彰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红嘴鸥“造访”宜宾三江口。(资料图)


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取而代之的是实施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宜宾充分发挥“三江六岸”独特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累计投入74亿元,建成高标准生态廊道80公里,建成亲水节点休闲空间、驿站、公园等约15个,为市民营造高品质生活场景,真正让城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记忆。


通过实施沿江区域改造、周边环境整治、滨江道路建设、生态恢复,长江宜宾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质的改变。宜宾至南溪40多公里的环长江景观大道全面建成,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打卡圣地;三江口长江公园自2015年建成开放以来,日均接待市民游客1万人次以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美景。(陈忆 摄)


此外,通过对中心城区及城郊污水排放源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改,宜宾成为长江沿岸彻底解决城市污水问题的城市之一,全市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14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以上,中心城区、县(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环境变好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江六岸翠绿环抱、四季常青,让宜宾人民的老朋友红嘴鸥逐年增多,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乐趣。常在三江口游泳的市民丁健说,“宜宾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尤其是这几条江水质清亮,真的是让人喜欢。”

低碳引领,产业高质量转型

烟囱倒了,企业和产业不能倒。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宜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绿色低碳发展定为城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2016年10月,宜宾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白酒、纺织、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了结构调整,产业突围升级,同时加快构建食品饮料、锂电、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化工主导产业集群。


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发展。(陈忆 摄)


在宜宾长江左岸的三江新区,集中了动力电池、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链条上的头部企业,坐落着入驻了多家高校、研究机构的“双城”,宜宾市近5年新增高层次人才7000余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不断集聚的科教资源进一步反哺了城市经济转型、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在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宜宾加快发展“一蓝一绿”产业,通过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累计签约引进极米、朵唯、苏格、康佳等品牌企业项目200多个,形成手机整机产品、手机零部件、新型显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泛智能终端领域的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抢抓动力电池龙头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急需扩大产能的战略机遇,在四川作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的发展格局中抢先布局动力电池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


宜宾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然成势。(陈忆 摄)


自2019年9月宜宾与宁德时代签约30GWh动力电池生产项目以来,双方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签约落地产能已达235GWh,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宜宾已成为全国11个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之一;宁德时代宜宾工厂80%以上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水电,每年可减少40万吨碳排放,成为全球首家动力电池零碳工厂。


今年7月,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如此高的规格,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于全世界也是首开先河。而这个大会在宜宾举行的背后,是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宜宾新能源产业自引进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实现重大突破后,而今正打造一体化电池产业链,迈向建设“动力电池之都”、力争到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年产销300GWh以上、全产业链产值5000亿元以上所开启的新征程。


生态为先,打造和谐共生典范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宜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生态第一城。


近年来,宜宾市先后印发了《宜宾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14—2030)》《绿色生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宜宾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等。“十三五”期间,宜宾完成城市周边及城区36座山体的生态修复工作,修复山体面积达 180 公顷,中心城区“六山”保护提升工程正式启动。完成三江口长江公园、大地坡公园、大溪口公园、竹文化公园等新建公园18个,改建公园5个,中心城区新增公园绿地约600公顷以上。宜宾入选全省首批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城市,宜宾市全域数字化城管项目获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宜宾城市里的公园。(陈忆 摄)


宜宾将“海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先后建成大地坡公园、白沙堰公园、观音溪湿地公园等一批海绵型城市公园,目前中心城区海绵城市面积达到38.9平方公里,占建成区21.6%,海绵格局构建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美了,产业兴旺,市民的环保意识也日渐增强,城市公共汽车、环卫车等逐步换上“绿”芯,越来越多的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时代新风尚。


宜宾智轨。(陈忆 摄)


作为绿色交通出行的代表之一,2019年,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智轨以电力作为动力,是零排放、无污染的交通出行方式,深刻践行着“电动宜宾”这一绿色、低碳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


从老工业城市脱胎而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华丽转身。如今,青山环抱、碧水绕城、绿荫掩映、繁花锦簇已经成为城市新形象。茶余饭后,你可以看到休闲娱乐的市民在古色古香的公园品茶聊天;晨光熹微,他们已经在绿荫交错的健身步道开启一天的新生活。


传统与创新并重,绿色和发展交融,正在赋予这座城市斑斓多姿的色彩。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宜宾,既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你带回几千年前的时光,更以大江奔流的澎湃活力向世人展示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来源:宜宾广播电视台

编辑:赵蓓

编审:卢欣然

监制:邓浩


微信图片_20201015113453.jpg微信图片_20210331172405.png

微信图片_20220417081827.jpg